2024年以来,文峰区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以红旗渠精神奖推动构建十大体系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下发“高效办成一件事”的13项具体事项为抓手,以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为切入点,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营造优良的营商环境,加快形成标准化、规范化、智能化、高效化的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体系。现根据调研提纲要求将审批收费、政务服务、数据安全共享领域的法规制度建立情况汇报如下:
一、审批收费法规制度建立情况。
文峰区政务服务中心共有入驻单位19个,委托入驻单位10个,入驻事项1640项,实现所有事项“应进必进”,其中收费事项数19项,涉及安阳市公安局文峰分局8项、文峰区自然资源局7项、文峰区人民防空办公室3项、文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1项。以上涉及收费事项均按照相应国家法律法规文件严格执行,相应收费标准在大厅显示屏进行公示,建立《一次性告知制度》、《“有诉即办”诉求响应工作制度》,联合“12345民生网络热线”、纪委监委对各审批收费事项进行实时监督,对出现乱收费的情况坚决进行查处,截止目前文峰区政务服务中心未出现违规收费情况。除19项缴费事项以外,其他审批事项均无需缴费。缴费方式通过微信、支付宝、网上银行、银联刷卡等互联网缴费,缴费事项均已实现网上支付。(具体明细、文件依据见附件:文峰区政务服务缴费事项清单)。
二、政务服务法规制度建立情况。
(一)完善“帮办代办”服务功能,推进审批流程优化。
文峰区政务服务中心作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承担着为企业提供各类政务服务的重要职责。文峰区政务服务中心实行进门有引导、办事有辅导、全程有帮办、进度随时查、服务可评价的工作机制,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主动服务、优先办理”的原则,简化程序,明确专人专窗从快办理,并结合延时、预约、容缺办理等服务模式,开展“帮办代办服务”,开辟预约代办、特殊代办、全程代办等多种代办模式,相应制定了《帮办代办服务制度》、《帮办代办培训制度》、《预约服务制度》、《一次性告知制度》、《容缺受理工作制度》、《限时办结工作制度》、《“好差评”监督检查制度》、《“好差评”差评反馈制度》、《“好差评”评价信息公开制度》,对企业办事提供全流程制度化保障,最大限度压缩审批时限,提升政务服务水平。2024年截至今,大厅各办事窗口已累计为企业、商户和群众办理各类审批服务事项共计64569件,所有交办事项办结率、反馈率均达到 100%,满意率达到98%以上。法定办理时限总共有38313个工作日,压缩至2230个工作日,压缩时限占比率为95%。
(二)推动“综合一窗”改革,提高政务服务效率。一是制定《“综合服务窗口”工作制度》,设置分领域综合受理窗口13个,为办事群众提供29个单位无差别受理服务。2023年截至今,大厅各办事窗口已累计为企业、商户和群众办理各类审批服务事项共计215173件,全部在承诺时限内受理,受理率100%。二是设置“跨省通办”服务窗口,制定“跨省通办”工作流程制度,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异地办事服务,2024年截至目前“跨省通办”办件量5949件。三是设置“有诉即办”窗口,制定“有诉即办”诉求响应工作制度,解决企业和群众办事过程中遇到的疑难事项和复杂问题,积极推动“有诉即办”向“未诉先办”转变。截至目前“有诉即办”受理及时率、办结率均达到 100%。四是设置“一件事、一次办”服务窗口,按照国务院省、市关于“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改革工作统一部署,围绕13项“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改革事项清单,以企业群众办事“零跑腿”为目标,紧盯时间节点,落实高站位推进集成改革,全力推动“一次办”再提速。目前我局已于6月25日参与省交通厅进行的开办运输企业“一件事”培训工作,目前开办运输企业“一件事”已具备线下综窗开展业务办理试用、熟悉操作流程的条件,我局结合培训内容开展并完成交通运输“一件事”测试和试用工作。下一步将对“高效办成一件事”涉及的多个政务服务事项的办理流程、规范资料、审批流程等要素进行梳理,合理调整前后置顺序,优化办理要素和业务流程,制定《“高效办成一件事”事项办理标准化工作制度》
(三)完善窗口便民服务设施,提升服务群众水平。打造24小时自助服务区,制定了《“24小时自助服务区”运行规范》,实现了从8小时向24小时“全天候”“不打烊”服务的跨越。集中税务、市场监督等高频民生类的政务服务自助终端,提供手撕发票领取、营业执照自助申报和打印等服务。志愿服务站设立免费复印站点,为在大厅办理业务的企业和群众提供免费复印服务,2024年截至目前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免费复印4800余次,设置咨询导引台,为办事群众提供叫号、指引等服务,最大程度地利企便民,满足办事群体的需求。
(四)开展窗口常态化学习培训,打造高水平服务队伍。作风正、业务精、服务优的窗口服务工作队伍是建设高水平政务服务的根本。要真正提升管理区政务服务能力,创设企业群众满意的服务窗口,就要加强窗口工作人员的自主学习和常态化培训,熟练掌握所有政务服务事项的办理流程及窗口各种服务平台的操作技巧,不断提升窗口工作人员的工作技能,促进政务服务业务水平的提升,根据以上要求我们相应制定了《综合受理人员业务培训制度》、《帮办代办业务培训制度》。2023年至今,我中心共开展业务能力专项培训9次、仪容仪表礼仪培训3次、电话接听语言表达能力培训4次、工作纪律规范培训20余次,以训选才、以训育才、以训聚才、以训用才,提高队伍整体技能素养。
三、数据安全共享法规制度建立情况。
数据共享是以“最大程度利企便民,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好办事”为目标而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平台资源的统一整合,实现资源整合与利用率的提升,从而提高行政效率,现结合工作实际,汇报如下:
(一)完善制度、方案建设。为进一步推动我区政务数据共享开放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充分发挥数据赋能作用,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免证可办”,我局先后制定了《文峰区系统性重塑行政审批制度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改革方案 》、《关于建立健全政务数据共享协调机制加快推进数据有序共享实施方案》、《文峰区全面推行政务服务事项免证可办工作方法》,明确指出要以政务数据高效共享为支撑,同步推进政务服务优化,构建高效运行的政务服务体系,全面提升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线上线下融合度、协调度和覆盖率,坚持公平可及,坚持传统服务方式与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不断提升基层政务服务能力,推动政务服务区域间均衡发展,为全面加强我区政务数据共享工作。
(二)夯实基础设施。一是推进政务外网建设。统筹推动全区政务外网升级改造,按统一标准完成“市—县—镇”纵向政务外网骨干网建设,推进政府部门与同级政务外网骨干网接入,实现市、区、镇(街道)三级政务外网全覆盖。二是推进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应用。为了推进数据普查系统应用,为数据共享打下基础,文峰区大数据局牵头组织各职能部门进行数据共享的系统填报,并做好审核发布,确保填报准确无误。目前河南省数据普查系统(非涉密系统)政务信息系统填报应梳理系统81项,已梳理系统81项。数据资源信息填报需完成编目事项数量1626项,已完成1353项,事项覆盖率达到83.21%。在数据资源信息整理和共享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大部分关键数据资源已被纳入共享范畴。
(三)提高数据共享服务能力。我局为全面推进政务部门核发的证照(含证明、材料)电子化和电子证照应用尽用,同步强化业务办理系统联通和数据共享,实现实体证照免提交,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免证可办”,先后组织区教育局、人社局、自然资源局等17个关键单位梳理和认领可用电子证照55种、41254个,截止目前已输入19000个。提高了政务服务事项便利度,建立了高效的供需对接机制,实现了高频使用电子证照“应制尽制”,提升了政务服务效能。
优化营商环境永远在路上。从审批流程“大瘦身”到审批时限“大提速”的极简审批、从企业群众“最多跑一次”到“领跑动”的贴心服务、从“有诉即办”到“未诉先办”的根本转变,文峰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极大的激发了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下一步,文峰区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将继续围绕营商环境优化政务服务建设工作,持续在政策合力上下功夫,干劲‘上满弦’,做好政策‘加法’,探索管理和服务‘融合’,为我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文峰区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
2024年7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