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楼
来源:文峰区人民政府 时间:2021-07-29 08:32:08

字体大小[ ] 打印

分享:

  钟楼在鼓楼正北约3 0 0米,与鼓楼成对景。据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彰德府志》记载,钟楼建于明代弘治中(1488年~1505年),由彰德知府刘聪所建。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安阳县知县彭元一捐俸增修,并请彰德知府卢崧题匾,前曰“闻天”,后曰“瞻极。向北长匾曰“瞻天尺五”。相传,站立楼南北两口观看楼脊好似离天一尺有五。因而被民间传为安阳十六小景之一,向南长匾曰“声震天中”。

  钟楼平台高7米有余,四面均有券门,东西南北车辆行人皆可从券门下通过,楼上悬一口大钟。民国十七年(1928年),安阳县政府雇人按时敲击以报时间,并改题楼上匾额,一曰“唤起民众”,一曰“惊醒睡狮”。

  1938年9月,日军在大街上野蛮驶车,撞到钟楼,遂以影响交通为名将钟楼强行拆除。

  1988年春,在改造北大街商业街时,安阳市政府投资50万元,按原钟楼照片,在原址重建。周围拓宽,四面皆可行人通车。台基四门以消防车畅行为准。台座举高约9米,呈正方形,四门均用花岗岩石砌券,门腰安放汉白玉坐狮四对。内有两个门洞,东上西下,可登台隙望。

  台上为仿明“宫式”重檐歇山式楼阁,面阔进深均为3间,抬斜走架,八角垂球梁架结构,绿琉璃瓦覆顶,正脊安龙吻,戗脊有仙人、跑兽和套兽。四角倒挂悬铃,微风吹动,叮当作响。

  楼阁内悬挂铜银合铸大钟,重860公斤。四面墙壁安有如意正搭斜交门,绘铁红镶金边,彩绘以汉纹锦手法为主,古朴新颖。

责任编辑:文峰区政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