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峰区城市管理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来源:城市管理局 时间:2025-03-10 10:06:41

字体大小[ ] 打印

分享:

  2024年,区城管局严格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全面履行法治政府建设主体责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依法行政,规范执法,深入普法,深化高质量法治城管建设。现汇报如下:

  一、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一)强化党的领导。坚持党组对法治建设的统一领导,局领导班子成员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成立我局高质量法治城管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全面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对法治建设重要工作、重点问题亲自部署、协调,全面领导高质量法治城管建设各项工作。

  (二)领导带头学法守法。坚持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制度,加大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力度,将法律法规知识学习作为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重要学习课题。聘请律师宣讲专家进行面授,2024年开展法律法规专题讲座2次,组织领导集体学法7次,全面提升局党组成员的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

  (三)集体研究重大决定。全面落实重大事项集体讨论程序,针对重点法治活动、重大案件召开局长办公会、案件审理会集体讨论决定,保证行政机关正职负责人、副职负责人及相关分管部门负责人参与。2024年共召开案件审理会9次,涉及研究案件23件。

  (四)严格落实述法制度。主要负责人、领导班子成员对法治建设工作亲自部署,将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职责、依法行政情况纳入年终述职内容,同步做到述职述廉述法。

  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年度法治工作要点,充分发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领学促学作用,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等进行集体学习研讨,将法治建设与部门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

  (二)深入学习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

  加强学习宣传城市管理领域法律法规,为行政执法人员正确理解行政处罚程序内容提供帮助。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等公共法律法规,并熟练掌握城市管理系统相关专业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全年多次开展执法人员及协管人员集中培训授课,不断提升执法人员的“法治意识、证据意识、诉讼意识、大局意识”。

  (三)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

  按照三项制度要求,严格落实行政处罚案件法律审核制度,防止出现处罚程序违法的情况,对审核不通过的案件一次退回并说明审核意见。对确需开展听证的案件,及时组织听证,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提高其对对处罚的信服力。对不同的行政处罚案件分类指导分类管理,适用不同的法律依据,进一步规范局案卷的正规性。同时提升后续查阅案卷工作效率。2024年度,我局共办理行政处罚案件74起,其中重大执法案件16起。

  (四)建立健全法律顾问制度

  建立健全法律顾问制度。根据行政执法工作的需要,我局聘请了彰泰律师事务所许中伟和兴邺律师事务所邵丽律师作为法律顾问,为我局重大事项、重大案件办理、签订重要合同、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提供法律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了法律参谋、顾问作用,提高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的能力水平,确保法治工作的规范性,保障我局各项业务工作合法合规开展,有效降低了行政管理风险。

  (五)扎实做好宣传培训工作,深化营商环境

  一是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将普法宣传教育渗透到执法工作的全过程,在日常广泛开展法治宣传的同时,根据自身职能,结合特殊时段和重要节点,开展各类宣传活动,通过正面宣传引导,塑造城管执法的良好形象。

  二是开展“共创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共创平安美好新生活”宣传活动。营造广泛关心支持和参与创建工作的良好氛围,印制违建宣传页、养犬宣传页、油烟治理的宣传页、禁止露天烧烤的宣传页共1万6千张。

  三是深入开展文明养犬活动。根据我市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的总体部署,在文峰区范围内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不文明养犬专项整治行动,整治月共出动535人次,发放宣传页1871份宣传页,规范文明养犬行为41起。

  三、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运用法治思维利用法治方式化解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有待提升。个别执法人员的执法思想和执法行为仍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的执法工作要求;宣传教育承载法治理念还需进一步加强,受工作量大任务繁重等影响,教育时间缩减,宣传方式单一、手段有限,缺乏创新。

  四、2025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初步安排

  (一)围绕意识形态工作,加强法治建设。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能力。

  (二)围绕素质能力培养,落实普法。组织本领域业务骨干、律师等现场指导一线执法人员,运用贯彻讲解、监督指导、说服教育、劝导示范、警示告诫、约谈讲解等方式,落实执法全过程普法。

  (三)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落实优化政务环境、市场环境、要素环境、法治环境。坚持服务群众理念,做好营商环境建设工作。

责任编辑:城市管理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