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的有序运行和发展进程里,安阳市文峰区城市管理局发挥着关键作用,承担着维护市容市貌、保障市政设施运行、规范城市秩序等重要职责。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市管理需求日益多元复杂,当前城管局工作中仍存在四大问题:一是执法权限界定模糊;二是执法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三是管理手段相对落后;四是公众参与度较低。相关建议:一是明确执法权限,加强部门协作;二是提升执法人员素质;三是创新管理手段;四是提高公众参与度。
一、存在问题
(一)执法权限界定模糊
在城市管理领域,多个部门间存在职能交叉情况。像流动摊贩管理,城管部门依据城市容貌管理法规进行监管,经营证照检查又属于工商部门职责范围。当遇到存在占道经营、食品安全隐患和无证经营问题的流动摊贩时,各部门容易职责推诿,难以形成有效管理合力。这种执法权限的模糊与交叉,不仅降低了执法效率,还容易引发部门矛盾,使得城市管理问题长期难以解决。
(二)执法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城管执法人员素质直接关系到执法质量、效果及城管队伍在市民心中的形象。目前,城管队伍中部分执法人员综合素质不高。一方面,法律知识匮乏,在执法时不能准确运用法律条款,导致执法缺乏依据;另一方面,服务意识淡薄,在面对管理对象时态度生硬,简单粗暴,易引发冲突,损害城管队伍的公信力。
(三)管理手段相对落后
在信息化时代,城市管理问题呈现多样化、动态化和隐蔽化特点,但目前城管工作仍较多依赖传统人工巡查和简单处罚等方式,已无法有效解决问题。缺乏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手段,难以及时发现和处理城市管理问题,影响了城市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比如,对于一些违规搭建的行为,难以及时察觉并制止。
(四)公众参与度较低
城市管理工作与广大市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需要公众积极参与和支持。然而现实中,城管部门与公众缺乏有效沟通和互动机制,公众对城市管理工作了解和参与程度低。很多市民对城市管理法律法规和政策不了解,对城管工作存在误解和偏见,认为城管执法就是简单的“驱赶”和“处罚”,这种误解不仅影响城管工作开展,也不利于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城市管理的良好氛围。
二、相关建议
(一)明确执法权限,加强部门协作
1.制定权力清单:由政府牵头,对城管及其他涉及城市管理的部门权力与职责进行全面梳理,以法律法规形式清晰界定各部门在城市管理各领域的具体权限,杜绝模糊地带。例如明确规定城管部门在市容市貌管理、市政设施维护等方面的具体职责范围。
2.建立协调联动机制:成立由各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城市管理协调小组,定期召开工作协调会议,针对跨部门的城市管理难题,共同商讨解决方案。设立联合执法指挥中心,整合各部门执法力量,实现信息共享与统一调度,确保在处理复杂问题时,各部门能够迅速响应、协同作战。
(二)提升执法人员素质
1.严格招聘标准:提高招聘门槛,优先录用具备法律、行政管理等专业背景,且政治素质高、道德品质好的人员。对应聘人员进行全面考核,包括专业知识、沟通能力、应变能力等,确保选拔出优秀人才。
2.加强培训教育:定期组织执法人员参加系统培训,培训内容涵盖法律法规、执法程序、沟通技巧、职业道德等方面。邀请法律专家、业务骨干进行授课,通过案例分析、模拟执法等形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鼓励执法人员自主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升业务水平。
3.建立考核激励机制:对执法人员的工作表现进行定期考核,对表现优秀的执法人员给予表彰奖励,对存在违规违纪行为的进行严肃处理,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激发执法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创新管理手段
1.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大对城市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建立城市管理综合信息平台,整合城市管理相关数据,实现信息共享。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城市管理问题进行实时监测、分析和预警,提高城市管理的智能化水平。例如,通过安装智能摄像头,实现对城市道路、公共场所等区域的24小时监控,及时发现和处理违法违规行为。
2.采用多元化管理方式:在运用行政处罚等强制性手段的同时,注重采用教育、劝导、服务等柔性管理方式。对于一些轻微违规行为,通过批评教育、责令整改等方式进行处理;对于一些长期存在的城市管理难题,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如设置临时摊贩疏导点、建设便民市场等,满足摊贩的经营需求,同时维护城市秩序。
3.引入社会力量参与:鼓励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参与城市管理工作,发挥他们在宣传引导、监督协助等方面的作用。建立志愿者服务机制,定期组织志愿者开展城市管理宣传、环境整治等活动,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城市管理的良好氛围。
(四)提高公众参与度
1.加强宣传引导:通过电视、报纸、网络、微信等多种媒体,广泛宣传城市管理的重要性、法律法规以及工作成效,提高公众对城市管理工作的认识和理解。开展城市管理宣传活动,如“城管开放日”“城市管理知识讲座”等,让公众亲身感受城市管理工作的艰辛和重要性,增强公众的城市意识和文明意识。
2.搭建参与平台:建立健全公众参与城市管理的渠道和机制,如设立市民意见箱、开通城市管理热线、建立网上投诉平台等,方便公众反映问题和提出建议。及时处理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并将处理结果向公众反馈,提高公众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和满意度。同时,鼓励公众参与城市管理决策,在制定城市管理政策、规划时,充分征求公众意见,确保政策和规划符合公众需求和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