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国急性呼吸道疾病持续上升,与多种呼吸道病原体叠加有关。从中疾控最新《流感监测周报》监测数据可以看出,全国南北方流感疫情仍在不断上升,流感样病例占门急诊病例总数的百分比达到近10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南北方病原监测结果表明,均以甲型H3N2为主,其次为乙型Victoria系,还有少数甲型H1N1。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不是普通感冒,是由流感病毒(根据病毒核蛋白和基质蛋白,有甲、乙、丙、丁四型)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为突起畏寒、高热、头痛、全身酸痛、疲弱乏力等。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经口腔、鼻腔、眼睛等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在人群密集或通风不良的密闭环境内,也可能通过气溶胶的形式传播。人群对流感病毒普遍易感,婴幼儿、老年人、孕妇和慢性病患者等人群感染后容易加重发展成重症病例,甚至导致死亡。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估计,每年由于全球季节性流感的流行,可以导致300万-500万的重症,29万-65万呼吸道疾病的相关死亡。
科学研究和接种实践均证明,接种流感疫苗是安全的、有效的,可减少流感的发病,同时还可减少流感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有研究结果显示,在流感流行季,老年人接种流感疫苗后可以减少流感样症状39%,减少确诊流感49%,减少相关并发症28%;对于在校中小学生开展大规模集中接种,可以使流感集中发热疫情的发生风险减少50%~89%,可以有效减少缺课的风险,对于缺课的预防效果大概是53%。
我国南北方流感流行季通常是每年的10月中下旬至次年的3月中上旬,另外在南方地区,每年5月至7月也会出现一个流感流行高峰。流感疫苗最佳接种时间为流感流行高峰前1~2个月,即每年的9月至10月。
当前正值流感的高发季节,之前没有来得及接种流感疫苗的人群,仍建议尽早接种流感疫苗,以减少感染和社区传播,保证正常的生活和学习节奏。另外,呼吸道感染的症状不具备特异性,且流感病毒有多个型别和亚型可以引起流行,即使近期出现过流感样症状,痊愈后还是建议尽快接种流感疫苗。
流感高发季,文峰区疾控中心温馨提示:
(一)科学佩戴口罩
前往环境密闭、人群密集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去医院就诊时,建议佩戴口罩,并注意及时更换。
(二)强化室内通风消毒
开窗通风是预防呼吸道感染的一种有效措施,可以大大降低室内病原微生物的浓度,一般而言,建议每天上午下午各一次,每次不少于15分钟,达到30分钟最佳。公共场所要适当增加公共用品和设施清洁消毒的频次,确保环境清洁卫生。
(三)加强个人防护
戴口罩,勤洗手,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减少感染风险;出现流感症状后,咳嗽、打喷嚏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然后洗手;尽量避免习惯性用手直接接触眼睛、鼻或口。家庭成员出现流感患者时,要尽量避免近距离接触,尤其是家中有老人、基础性疾病患者、儿童等重点人群时。
(四)做好自我健康监测
如果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流感样症状,倡导居家休息,不建议带病上班上学,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如果确需出行时,要佩戴好口罩,以防传播给他人。
(五)接种流感疫苗
国内外实践均证明,使用疫苗是最经济有效的预防手段之一,根据最新发布的《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3-2024)》,建议所有≥6月龄且无接种禁忌的人都应接种流感疫苗,优先推荐以下重点和高风险人群及时接种:
▷医务人员,包括临床救治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卫生检疫人员等;
▷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
▷罹患一种或多种慢性病人群;
▷养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脆弱人群及员工;
▷孕妇;
▷6~59月龄儿童;
▷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
▷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监管场所等重点场所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