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问题涉及千家万户中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已经成为百姓关心、政府重视、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手册通过介绍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食品安全、饮食卫生膳食营养问题,以及有关部门查处的食品安全真实案例,让人们能够学习和了解重要的食品安全知识,掌握预防食物中毒的方法,从而引导人们养成健康的饮食卫生习惯,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能力,同时鼓励人们参与到维护食品安全和社会健康的活动中来,健康消费、科学消费、安全消费,最大限度地减少食物中毒的风险,为人们构建起健康安全的食品安全环境!
一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食品安全五大要点
(1)保持清洁。拿食物前要洗手,准备食品期间经常还要洗手。
①便后洗手。
②清洗和消毒用于食品的所有场所和设备。
③避免虫、鼠及其他动物进入厨房和接近食物。
为什么?
多数微生物不会引起疾病,泥土和水中及其动物和人身上常常能找到许多危险的生物。手上、抹布尤其是切肉板等用具上可携带这些微生物,稍经接触污染食物并造成食源性疾病。
(2)生熟分开
①生的肉、禽和海产食品要与其他食品分开。
②处理生的食物要用专用的设备和用具,例如刀和切肉板。
③使用器皿储存食物以避免生熟物品相互接触。
为什么?
生的食物,尤其是肉、禽和海产食品及其汁水,可含有危险的微生物,在准备和储存食物时可能会污染其他食物。
(3)做熟
①食物要彻底做熟,尤其是肉、禽、蛋和海产食品。
②汤、煲等食物要煮开以确保达到70摄氏度。肉类和禽类的汁水要变清,而不能是淡红色的。最好使用温度计。
③熟食再次加热要彻底。
为什么?
适当烹调可杀死几乎所有的微生物。研究表明,烹调食物到达70摄氏度可有助于确保安全食用。需要特别注意的食物包括肉馅、烤肉、大块的肉和整只禽类。
(4)保持食物的安全温度
① 熟食在室温下不得存放超过2小时以上。
②熟食和易腐烂的食物应及时冷藏(最好温度在5摄氏以下)。
③熟食在食药前应保持滚烫的温度(60摄氏度以上)。
④ 即使在冰箱中也不能过久的储存食物。
⑤冷冻食物不要在室温下化冻。
为什么?
如果以室温储存食物,微生物可迅速繁殖。把温度保持在5摄氏度一下或者60摄氏度以上,可使微生物生长速度减慢或停止。有些危险的微生物在5摄氏度以下仍能生长。
(5)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
①使用安全的水或者进行处理以保安全。
②挑选新鲜和有益健康的食物。
③选择经过安全加工的食物,例如经过低热消毒的牛奶。
④水果和蔬菜要洗干净,尤其如果要生吃。
⑤不吃超过保鲜期、保质期的食物。
为什么?
原材料,包括水和冰,可被危险的微生物和化学品污染。受损和霉变的食物中可形成有毒化学物品。谨慎的选择原材料并采取简单的措施如清洗去皮,可减少危险。
二 你知道我国关于食品安全的法律叫什么吗
我国现行的食品安全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下简称为《食品安全法》)。是在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2009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基础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于2015年4月24日修订通过,自2015年10月1日起开始施行的。《食品安全法》是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为了从制度上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更好地保证食品安全而制定的。
三 你了解食品安全的含义吗
我们经常在报纸、电视、网络上看到各种各样关于食品安全的报道,但是食品安全的含义到底是什么呢?《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安全是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四 什么是食品安全标准
食品安全标准是各类食品中有害物质的限量规定、生产加工食品的卫生操作规范等以保证食品安全为目的的技术法规的总称。《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安全标准是强制执行的标准。除食品安全标准外,不得制定其他的食品强制性标准。食品安全标准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食品、食品相关产品中的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限量规定;
(2)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用量;
(3)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的营养成分要求;
(4)对与食品安全、营养有关的标签、标识、说明书的要求;
(5)食品生产经营过程的卫生要求;
(6)与食品安全有关的质量要求;
(7)食品检验方法与规程;
(8)其他需要制定为食品安全标准的内容。
五 食品安全标准的作用是什么
食品安全标准的根本目的是保证食品安全,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保护消费者健康。食品安全标准既包括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限量规定,也包括易于鉴别和辨识的感官指标;既有对终产品的食品安全要求,也包括对食品原料、生产过程的卫生操作规范要求。食品安全标准还能通过规范准入门槛,引导行业提高食品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