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区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第37号建议的答复
来源:文化广电体育旅游局 时间:2023-11-14 10:24:06

字体大小[ ] 打印

分享:

尊敬的魏旋、郝爱军委员会:

  您提出的《优化资源配置加强社区文化体系建设》的提案(第037号)已收悉,首先感谢各位对文峰区文化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对此提案,我单位领导十分重视,就优化资源配置加强社区文化体系建设工作召开了专题会议,并讨论研究,现答复如下:

  社区文化建设是增强城市和国家“文化自信”和“文化繁荣兴盛”的重要微观基础,是社区建设的灵魂,也是城市文化的基石。我局将把您提出的建议,结合当前文化工作,一并纳入接下来的重点工作任务。

  一、加强文化资源统筹,继续完善基层文化活动设施建设

  一是高度重视。积极争取把基层文化建设纳入区委、区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财政支出预算。目前已将社区文化中心纳入河南省公共现代文化服务体系考核和“五星”支部创建考核。二是保障经费。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加大投入,整合资源,不断提高基层文化建设水平,让广大人民切实享受到文化建设成果。近年来共投资700余万元用于基层文化中心建设和免费开放。三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在文峰区113个、高新区36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7个城市书房建设的基础上,持续加大宣传,充分利用文化阵地和设施,增设文化服务项目,指导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效,切实做到对群众免费开放。四是免费开放有序进行。每年拨付宝莲寺镇、12个街道办事处的65万元免费开放资金有利地推动了辖区基层文化中心的有序开放、活动开展及举办培训。

  二、利用人才资源,强化基层文化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对文化专兼职人员的培训。举办全区基层文化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培训班,重点培训了文化艺术档案的规范整理、各类文化活动的策划、非遗知识等,提升基层文化工作者服务效能;举办摄影、绘画、书法、艺术鉴赏等培训班,提供文化专干的艺术鉴赏与业务素质;开展文化专项资金使用范围的培训,确保各类文化资金专款专用。4月17-21日举办文峰区“文化培训走基层 乡村振兴筑梦行”培训、4月25-28日举办基层文化骨干培训班,推动文化繁荣和发展。二是悉心扶持文艺人才队伍。举办“快乐广场舞 幸福文峰人”艺术广场舞、声乐、瑜伽、书画等专业专业培训20余期,为基层文化骨干、广大艺术爱好者提供了更高效、便捷的学习途径。二是积极建设文化合作社。推进赵官屯、西郭村、皇甫庄、黎元、小马屯等20个乡村文化合作社运行,各合作社发布作品1930个,逐步实现由“送文化”向“种文化”的转变。

  三、积极营造浓厚氛围,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

  一是文化活动精彩纷呈。其中“品味老城繁华 乐享文化盛宴——仓巷之约”53场、“古城有约”精品演艺52场,“醉美流年”服饰大赛、“大地欢歌 四季村晚”、“我的乡村文化合作社”才艺大赛展演暨宝莲寺镇崇召村第二届西瓜节、“我和甲骨文书屋”征文、文化惠民演出等活动的开展让公共文化真正扎根基层、服务群众,促进本土文化挖掘,发现了文化能人,培育了文艺队伍,良好的展现新时代文化成果。二是文化品牌稳步推进。2023年以来,开展了“春满文峰”系列文化活动39场;“中国梦·文峰情”第九届群众文化艺术节,32支队伍一千余人参赛;公益文化“五走进”活动及“红色文艺轻骑兵下基层”深入开展73场,受益群众2万余人次;“文峰戏迷角”活动有声有色,开展活动40余次;“快乐广场舞 幸福文峰人”舞蹈培训2期;在小营小学组织开展了第七届“诵经典美文 做博学少年”诗文朗诵赛。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加强基层文化阵地规范化建设,更好地满足群众的各类精神文化需求,努力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一是加强基层阵地建设。继续指导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加大基层文化中心的宣传推广工作,提高基层群众知晓率、参与度和满意度,并深入基层指导各社区、村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开展工作;二是丰富文化活动载体。继续开展舞台艺术送基层等各类文化惠民活动;广泛开展文化志愿乡村行等活动,以文化活动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三是加强文化队伍建设。通过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方式举办知识讲座和艺术培训,进一步提高文化专干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效能,鼓励群众主动参与,增强自主举办文化活动的能动性;四是加大基层文化建设扶持力度。在分配文化专项资金和政府购买服务上给予适当倾斜,支持基层文化建设。

  再次感谢您对文峰区文化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一如既往的支持我们的工作!

责任编辑:文化广电体育旅游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