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区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081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发改委 时间:2025-07-30 16:22:46

字体大小[ ] 打印

分享:

李剑华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文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文峰作为全市的中心城区、核心商贸区,服务业既是主导产业、支柱产业,更是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不仅能促进文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还能提高文峰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为此,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科学编制规划。

  (一)我区聘请第三方机构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院编制《文峰区(高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其中对服务业发展方向做出详细规划。我区以《纲要》为指导进行推进,立足文峰区实际,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发展科技服务业、优化提升金融服务业、高水平发展现代物流业、做大做强商务服务业、大力推进人才强区战略等方面详细布局。围绕科技创新、金融服务,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发展,打造与制造业体系相适应、特色鲜明的生产性服务业体系,为国内、国际双循环打好产业转型发展基础。

  (二)制定《文峰区加快现代化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成立服务业发展专班,明确住宿和餐饮服务业、商贸和信息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等六个专责组,每个专责组由县级干部担任组长,行业牵头部门负责人担任副组长,相关局委和镇(街道)为成员单位,形成横向协同、纵向联动工作合力。《方案》明确总体目标以及每年主体培育指标,通过精准招商和本土企业培育,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增强文峰区在豫北地区的辐射带动力,推动从“传统商贸区”向“现代服务业强区”的跨越升级。

  二、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

  开展科技型企业“小升高”计划,着力挖掘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扶持壮大一批科技小巨人企业,打造一批高新技术企业。按照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体系要求,坚持“一企一策”主动下沉企业开展服务指导,分类完善规上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档案清单,培育一批申报符合高新技术企业条件,争取建立市级实验室1家,确保我区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只增无减。

  持续挖掘各类新兴服务业企业,定期与各个镇办对接,要求镇办实地排查,定期上报走访企业情况,将符合条件的企业纳入“准规上”企业培育台账,对于达到入库标准的企业,通知及时准备入库手续。目前,在库新兴服务业共7家。

  三、强化金融服务

  一是制定《2025年文峰区政银企对接工作方案》,实施“需求摸排—精准对接—跟踪问效”全流程服务,多层次、多领域组织对接活动10余次,参与企业100余家。二是利用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通过“线上摸排+实地走访”方式,建立“对接—签约—放款—回访”全流程跟踪机制,累计摸排企业42605家,纳入“申报清单”5676户次,“推荐清单”4536户次,已授信4455户次,占推荐清单比重98.21%,累计放贷26.2亿元。三是持续推广“信易贷”“河南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等数字化平台,依托大数据为企业精准“画像”,实现“一键申请、秒批秒贷”。截至目前通过平台注册企业2922户,注册完成54.21%,共发放贷款903笔,55254.2万元。四是倾心服务壮大农村集体经济项目,全面摸排辖区农村集体经济项目融资需求,同时对接中原银行安阳支行,结合文峰特色,开发“文峰区农村集体经济专项贷”,为村集体经济项目发展提供金融支持。

  四、发展现代物流

  紧抓安阳市国家陆港型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建设机遇,发挥我区区位交通优势和资源优势,结合安阳市物流枢纽布局规划,重点发展冷链物流、智慧物流等特色物流。目前,我区已谋划安阳市文峰区城乡冷链物流设施项目、安阳市豫北现代仓储物流园和安阳智慧物流中心建设项目3个重点物流项目,正在积极争取上级资金。

  五、推动楼宇经济发展壮大

  重点实施特色楼宇培育计划,明确特色主题楼宇主导产业,围绕主导产业开展定向招商、产业链招商和业态调整,吸引上下游产业项目入驻,形成集聚效应。优化提升服务水平,建立便捷沟通机制,简化政策兑现程序,打造专业服务队伍,以高效便利、高端专业的服务,以“店小二”的精神,为企业全程代办各类证照,提供选址、办证一条龙服务,赢得企业的口碑。全区24栋商务楼宇共有入驻企业1809家,2025年1月至5月份产生税收6846万元。

  六、加大开放招商力度

  以金融业、建筑业为重点,积极开展楼宇企业招商,平均每年开展各类招商对接活动80余次。同时,积极开展以商招商,对接了安阳市保险行业协会,邀请协会帮助我区介绍保险企业入驻,聘任专家驻北京和内蒙,定向开展楼宇招商工作。年初,向各镇办下达了招商引资工作任务,每周进行通报,调动镇办积极性开展楼宇招商。去年一年全区楼宇新入驻企业160家。

  七、推进“洹泉涌流”计划

  一直以来,文峰区持续推进“洹泉涌流”人才集聚计划、持续优化人才发展政策和环境,积极开展招才引智工作,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一是提升站位,健全组织“聚才”。制定落实《打赢“人才创新引领攻坚战”专项行动方案》《柔性引才管理办法》《人力资源产业园区管理办法》《〈关于贯彻落实“洹泉涌流”人才集聚计划为推动文峰区(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的实施意见(试行)〉补充意见》,进一步强化政策“供给”,释放人才效能。二是齐抓共管,营造氛围“引才”。认真贯彻落实“洹泉涌流”人才集聚计划,到辖区“四上”“规上”和重点企业实地宣传推广“洹泉涌流”人才政策、“一岗一房”政策,实地走访近百家,讲解政策、答疑解惑,对符合条件的人员现场办理业务。三是高效便捷,优化服务“留才”。在区便民服务中心设立人才服务专窗,制定“洹泉涌流”人才认定办理指南,做到“一窗受理、专人服务、部门联办、限时办结”。开通人才认定网上办理,企业可通过“安阳洹泉涌流人才服务网”进行人才认定申报,做到零跑趟不见面审批;同时企业可在网站进行线上招聘信息发布,对发布岗位进行实时管理更新,极大地方便企业招才,提供高效便捷的人才服务。四是“线上”同步“线下”,全力引进各类人才。为进一步扩大招聘活动效果,文峰区将招聘会“搬入”直播间,采取“线上线下”同步招聘新模式。

  八、优化完善营商环境。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聚力打造贸易投资最便利、行政效率最高、服务管理最规范的一流营商环境。通过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建立经常性规范化的政企沟通机制,提升企业满意度。建立健全营商环境投诉举报机制,及时受理处理企业反映的问题,依法打击侵害民营企业权益的各类违法行为。加强信用体制建设,开展重点领域政务失信专项治理。

责任编辑:发改委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