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文峰区将营造安心、贴心、放心“三心”营商环境作为深化营商环境综合配套改革工作的重要保障,加快构建“优化攻坚行动方案”“1+3方案”推进落实体系,以实际行动推动全方位突破。在助企、暖企、护企中主动作为、靠前服务、护航企业,助力经营主体拔节生长,倾听特邀监督员、企业代表的声音,共商改革“良策”,助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
文峰区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监督作用,营商环境特邀监督员制度已实施4年,人数已过50人。区营商办拓展特邀监督员选派范围,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行业商(协)会代表、民营企业家等社会各界人士中广泛征集,最终确认30名同志担任本届营商环境特邀监督员。这支“队伍”的加入,标志着区营商办引入社会力量正式开展第三方监督,更标志着文峰区通过强化站位意识、创新工作方式和鼓励履职担当,实现了监督机制大创新、监督主体大合力与监督视野大拓展。
一、“监督+护航”——打造更安心的市场环境。
引入社会力量监督是形势所趋,有利于共同发现和清除优化营商环境中的“顽疾”;参与共建共治共享格局是民心所向,是推动各方监督同频共振、同向发力,最有效的外部监督方式方法。聘请营商环境特邀监督员就是为了全面发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建立健全科学完善的营商环境社会监督机制,保障公众对营商环境建设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从而促进更多的行政人员依法履行职责,营造“亲商”“爱商”“敬商”的社会氛围。文峰区对特邀监督员给予鼓励和支持,引导特邀监督员树立战略眼光,分析所在行业发展的瓶颈等深层次问题,讲真话、说实情、建诤言;对营商环境建设谈形势、说发展,讲问题、提建议。坚决破除“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不良现象,让特邀监督员放开手脚、建言献策、 献智出力,敢于对损害营商环境问题线索进行监督举报。同时,坚决为特邀监督员们遮风挡雨、保护“后背”,使监督触角直抵优化营商环境第一线,对政务服务和营商环境建设进行客观公正的体验、评价、意见收集,加快形成政府部门与经营主体间的良性互动,监督倒逼职能部门压实主体责任、转变工作作风。全方位的监督问效,形成独具特色的政企沟通模式,为企业发展清障护航。
为企业打造更安心的市场环境,不仅要让企业留下来、留得住,还要让企业发展快、发展好。“合力”凝聚助企惠企,深入企业办公区、生产车间全方位做好惠企政策“接地气、暖人心、鼓士气、树信心”活动,更好发挥“店小二”精神,做好企业“服务员”;区长带头挂帅,组成调研专班深入一线、常态化靠上服务,与企业进行“面对面”恳谈交流,主动送政策进企业,及时了解企业的“急难愁盼”,坚持一线倾听诉求、精准对接需求、高效解决问题。深入推进“万人助万企”,实现446家企业包联帮扶全覆盖。
二、“监督+资政”——打造更贴心的投资环境。
引导特邀监督员围绕文峰区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以不同渠道、方式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性意见纳入区委政府决策部署、融入职能部门履行职责,为党政决策和部门施策提供第一手素材依据。通过“优化营商环境企业家恳谈会”,当好营商政策“宣讲员”,全方位宣传解读营商环境改革政策举措;当好企业诉求“助力员”,反映经营主体的实际困难。聚焦政企沟通、力推改革创新、强化舆论引导。以第一视角提出监督意见建议,目前已收集32余条,其中不少“金点子”被采纳,持续推动了文峰区营商环境优化。
文峰区坚持把做优投资环境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中之重,全力保障企业纾困增产增效。千方百计推动项目早开工早建设,依托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强化联审联批,并联审批,推广使用“多规合一”“容缺办理”“多评合一”等新型审批服务模式,为项目开辟审批“绿色通道”,实行即收即办、快审快批,持续提升项目审批效率。并以“市重点项目驾驶舱”平台,“挂图作战”系统为载体,加强对重点项目的动态监测和日常调度,对项目手续办理、施工进度、投资纳统等情况进行调度,实现项目建设全流程服务,动态实时监测。着力为小微企业发展“输血补气”,创新推出“微贷通”等具有特色的金融信贷产品,支持银行向普惠型小微企业扩大贷款发放2177.8万元,区企业登录注册河南省金融服务共享平台入驻金融机构32家,注册企业2889家。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区商务局以加强政策宣传为抓手,通过“线上”信息推送、“线下”政策上门相结合的方式,积极提供专人对接、政策落实、便捷办理的“管家式服务”,助推企业搭乘政策春风“起锚开航”。为利浦筒仓、通用国际等5家企业争取外经贸专项发展资金68.9万元,帮助康萨斯实业、京物创供应链等13家外贸企业成功申报支持外贸中小企业开拓市场和出口信用保险项目资金317.75万元。
三、“监督+善治”——打造更放心的法治环境。
特邀监督员要以辐射带动关联商协会、企业,争做营商环境的受益者、参与者和建设者,传递政府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措施,推动行业自律规范化,防范和抵制垄断、不正当竞争和各类违法违规行为,树立长远发展格局,形成守法诚信受益、破坏营商环境受损的社会共识。鼓励企业家和干部真心实意交朋友、规规矩矩谈合作、干干净净促发展。营造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良好氛围,让企业和群众体验感好起来、口碑传起来,真切感受到营商环境的新变化。
文峰区突出公平高效,打造更放心的法治环境。依法维护市场主体基于信赖保护的正当利益,按照法治政府、诚信政府建设的要求,基于对公权力的信赖实施建设而产生的正当利益应予支持。以高质量的依法能动履职,引导公平公正竞争,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更好维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一是做到秉公用权。严格依法办事、严守规则和制度行使权力,做到公正、公平、公开、正义。二是强化信用体系建设。完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为投资决策、市场交易等提供参考,健全信用联合奖惩机制,营造诚信有序的投资发展环境。全区牢固树立“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着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推动诉事助企,2024年以来全区合同案件平均审理天数缩减到38.55天,共执结案154件,为民营企业追回欠款1179万元。强化司法护企,助力企业扬帆续航。促进信用暖企,文峰区信用办归集信用信息15万余条,“双公示”信息1834条,法人信用承诺信息2.8万余条。强化政府契约意识、诚信意识,持续提升政府公信力。文峰区统计局、财政局、市场监管局、人社局开展行业领域严重失信专项治理工作,制定行业清单,帮助失信企业重塑信用,为打造“安心”营商环境,推进文峰区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